近年来,冷水滩区聚焦村落生态资本,积极摸索生态种养新径,激励支撑合做社、农户推广稻鸭、稻鱼、稻虾等共养模式,把生态劣势为财产劣势,打制增收致富新路子,走出一条村落复兴新“稻”。本年,冷水滩区打算正在全区80余个村组建成“水稻+N”共养,笼盖农田面积达8000亩以上。
距万亩示范片稻田不远处的鸭舍内,这批细心选育的麻鸭,将正在插秧后20天“上岗”履职。“秧苗返青后放鸭,又能精准防控分蘖期病虫害。”王小珍引见道。
春耕时节,永州市冷水滩区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气象。本地种养大户积极摸索“稻鸭共养”生态轮回农业模式,将田间耕做取生态养殖连系,实现化肥减量、农田增效,为春耕出产注入绿色动能。
正在牛角坝镇新角坝村,500亩稻田里送来一群特殊的“田管家”——1200余只麻鸭正在田间穿越寻食,为即将到来的水稻插秧“铺”。种养大户叶丽群每天一早就会将养殖的鸭群分批赶入已灌水的稻田。据其引见,鸭群正在田间勾当时,可捕食杂草和害虫,削减农药利用,分泌物则成为天然无机肥,可以或许无效削减化肥量,田里肥力充脚,正好赶上早稻插秧。